近年来,由于国际形势,我国氯化钡行业发展暂缓,也淘汰了一批生产要求不达标的氯化钡企业。但我国仍是世界氯化钡生产和消费大国,氯化钡出口到世界各地。
我国氯化钡资源优势得天独厚
生产氯化钡主要的原材料是钡资源。自然界钡资源主要有重晶石矿和毒重石矿。全世界已探明的重晶石矿储量有 22亿吨,我国储量占46%。我国23个省、自治区都有分布, 其中贵州为最多,其次是广西、湖南、湖北、 陕西,福建,西藏,甘肃、山东、河南等省, 均有一定储量。
毒重石矿属稀有矿种,目前全世界仅英国和中国有发现,英国赛特斯顿 20世纪60年代发现,但规模不大,已开采枯 竭。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大巴山、南秦岭已探明毒重石矿储量4000万吨,其中碳酸盐型 钡矿储量为2500万吨,主要分布在后裕、高 楠、新枞、左岚等地,矿层稳定,里层状,矿 体长400~1900米,矿层厚度为1.5米。从近几年的开采情况看,开采出的毒重石矿碳酸钡含量为77%。这为我国发展氯化钡生产提供了可靠保障。
氯化钡生产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氯化钡生产中重晶石或毒重石利用率较低。不过 ,经过科研人员多年努力和刻苦攻关,近来我国生产氯化钡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重晶石或毒重石利用率不断提高,特别是氯化钡生产的“三废”治理取得了很大进展。
氯化钡生产企业按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综合利用,为了治理废气污染,采用烧碱液在塔内喷淋循环吸收硫化氢气体生产硫氢化钠取得了成功,经济效益明显。
尤其是氯化钡生产的废水实现闭路循环利用,废渣添加一定量水泥制做成建筑材料空心砖,使氯化钡企业产生的废渣全部转化成产品销售,实现了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同时增加了氯化钡的经济效益。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对氯化钡需求量的不断增长,用户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产品中含硫化物和钙指标的要求尤为严格。如何降低氯化钡中硫和钙的含量,提高产品质量,成为科研工作者和氯化钡生产企业研究的课题。
根据不同用途,氯化钡可分为一般工业级、电子工业级、高纯级,超高纯级,纳米级等。
我国工业氯化钡国家标准G/BT 1617-2014仅分类为一般工业用和电子工业用两类标准,对超高纯级氯化钡、纳米级氯化钡,尚无国家标准可参考。虽然有些企业目前也在研究和生产高纯级氯化钡,但很难保证产品质量的同一性和稳定性。
市场上的超高纯级氯化钡产品多为日本、德国、 美国厂商所控制,国内需求仍有赖于进口,且价格昂贵。有关专家指出:氯化钡行业的发展要靠科技力量的支撑,氯化钡在未来几年内最有前途的品种当属高纯级氯化钡和纳米级氯化钡 努力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实现产业升级换代,应该是我国氯化钡行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氯化钡产业升级亟待加快
我国未来氯化钡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应该是建立安全 、高效、清洁、可持续发展 的保障体系,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实现产 业高度集中,充分发挥规模化竞争优势。 一要提高产业集 中度 ,加速走向规模化。
氯化钡生产企业应尽快形成规模优势, 按照资源和市场分布特点及产业关联程度 , 采取强强联手、兼并参股等方式,组建跨地 区、跨所有制、跨行业 ,甚至跨国经营的供 产销一体化大型或特大型集团公司。
以优化 资源配置,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在国际市 场的竞争力。 二要提高科技含量 ,促进产业升级。氯化钡生产要积极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型设备,以提高产品品质。节能降耗。 改革创新工艺技术,更新设备,并注重引进 高新技术的消化和吸收,努力提高装备水平。
使我国氯化钡产品朝着机械化、连续化、 自动化、功能化、专业化、现代化的方向发 展 三要提高精细化开发创新力度。要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拓展氯化钡应用范围,扩展应用领域。
目前我国产品质量与国际同行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因此要加强各企业间科研开发的联合,形成科技成果共享。加快氯化钡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及附加值,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现在和潜在的需求。
要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行清洁生产。要大力发展和推广氯化钡洁净生产技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艺改造朝着闭合循环系统方向努力。由“资源一产品一废物”的线性模式向 “资源一产品一废物一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